直播首页 > 嘉宾访谈
专家解读贝塔斯曼关闭图书门店事件
直播时间:2008-6-26 10:00:00
  曾经在中国图书销售市场十分风光的贝塔斯曼集团突然宣传,将于7月31日前关闭北京贝塔斯曼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在全国18个城市中的36家门店。
  贝塔斯曼大规模关闭门店到底是经营策略的改变,还是退出中国市场的信号?中国图书市场正在经历着怎样的震荡?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李春凯、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智明做客正义网,与广大网友解读这一事件。

现场

主持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李春凯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智明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欢迎两位专家做客正义网访谈。请二位跟网友打个招呼。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各位正义网的网友,大家好!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正义网做客。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业界现在纷纷议论的一件事是:贝塔斯曼在全国叫停全国18个城市中的36家门店的销售。今天请到两位专家,就贝塔斯曼关闭门店事件深入分析。我们当前的市场销售面临一些什么问题,包括中国图书市场和外资市场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两个之间有什么区别?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我跟贝塔斯曼的业务的联系不是很大。它是第一家在中国运作的外资企业,跟21世纪锦绣公司购买了40%的股份。前期在这方面的业务并不多,后期主要还是书友会。书友会主要是以书目的形式,定期的投放目录,在目录上选取提供一些附加值很高的配套服务,这项业务可能在国外比较盛行的一种销售模式。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书友会有一个门槛,进入这个门槛后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买书,每个季度都要买书。发展书友会最早由两个途径,一个是人际登记表的方法,另一个在读者、杂志里打广告征集书友会。第三步就是开门店,按贝塔斯官方的说法,现在只是关闭了几家门店,书友会和网友还在继续运行。他们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事情呢?很多书友会成员有一笔钱存在书友会的帐目上,现在笼统地说贝塔斯曼退出了中国会引起恐慌,一定要把这个分开,书友会和网站是继续运行的,只是关闭实体门店。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门店关闭受到书友会经营模式的影响了吗?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三个部门是各自独立运营的,网站和书友会和门店是独立运营的,是相互之间关联,不是融为一体的运营方法。有的资料显示,书友会会员到门店买书有折扣优惠。另外,上海有八家属于书友会的门店继续经营,那个是最早做的,是贝塔斯曼公司做的,不是跟21世纪锦绣合作的,现在关闭的是和21世纪锦绣合作的36家门店。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从您的直观感受,门店与门店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还是有区别的。首先,在贝塔斯曼的选品上一方面有专业人员进行选品,选品的种类和规模还是很好的。据我了解主要是以大量、低折扣来降低运营成本,比如以4.0的折扣拿到这个产品,再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对出版社,出版方有一个比较大的诱惑,可以保持一定的规模。一般多是几千册,在整体品种规模上还是非常好的。我去过书友会的一些小的门市店和零售店,范围很宽泛,品种很有限。不像徐总做的是专业书店,为特定的人服务,相对这类人群的服务比较全面。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但是贝塔斯曼书友会的目标读者,受众率非常宽泛,但是选品又非常受局限,甚至比一些中型规模的书店还要受影响。它的品种这块受影响了,导致对读者采购的满足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成为制约零售连锁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另外,这两天包括业内媒体也报道了很多,大家也在分析关店的原因,包括现在确实的国内自身策略的问题。现在做实体书店,多媒体书店的运营成本很高,包括国内整体在阅读方面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跟国外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同时,国内做实体书店的运营成本相对比较高,书价相对比较低,这个都是横向对比的。贝塔斯曼不仅是在店面投入,还有人力成本,管理成本,还有连锁店多设在大城市,物流成本,人员管理成本都非常高,这些都制约了它的发展。高薪聘请很多高级管理人员,成本很高,可销售对象很宽泛,不能达到大中书店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率,所以它的定位是有问题的。国内的大环境和它自身定位的策略导致了经营受困,经济发展很缓慢,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赤字,这些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在国内来说,目前实体书店发展空间大型的能够满足读者一站式服务,品种的满足率很高。另外就是专业书店,做一些能够针对某一类需求的。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觉得做书店要不就是大而全,要不就是小而专。从大而全来讲,已经有不同形态的大而全,像当当、卓越这样的网络书店。小而专就是针对某一类人群,把这类人群的需求突出,根据需求销售。从目前书店的形态来看,我个人并不认为书友会没有前途或者实体店没有前途,连锁没有前途,这个问题是全球都存在的问题,不光是中国存在。对于中国来讲,现在盈利比较差的就是实体的零售店。实体的零售店相对来讲有很多劣势,最大的占用空间是房租和人员。这两年全国房价飞涨,这一轮的房价飞涨会在未来的两三个月显现,这个时候一般的店难以承受。第二个就是物价指数上涨越快,人员工资压力要求就越大。这两个成本恰好是零售店最大的成本,一般这两项成本会占到零售店所有成本的60-70%。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们从贝塔斯曼零售店的模式来看,30多个店分布在十几个城市,物流体系难以建立。如果我们从它模式的来源来讲,它在法国有几百家连锁店,资料显示是500家。法国那么大国土面积有500家的话,如果说在中国确实可以建立到500-1000家,如果是同样一套后台的信息、管理甚至是物流可以支撑,那才是比较良性的后台体系。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这种连锁店在中国是不是有市场或者是不是有价值?其实是有的。我们需要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超市,也需要像上海联华那种小店。书店其实也是有这样的需求。很多时候我是希望在众多的品种里进行选择,另外一个就是对便宜的选择和对便利的挑选。有好几种便利,一种是足不出户,网络书店完全可以满足。另外,路过或者在地铁站附近正好买一包烟就顺便买了一本书。我刚才说的不是专业的书,是大众书。贝塔斯曼做大众书,如果把市场需求研究透,你会发现一定有各种的形态。各种形态不是严格的竞争关系,也不是贝塔斯曼关闭了几家书店,满足了不同读者群的不同需求,你就有生存价值。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大家都说网店代表了未来。有一个数字表示为什么网店到目前为止占不到10%,未来上升到20-30%。在未来我们的视线可及的范围内认为很难超越一个很大的比例,就是因为大家的需求满足方式不同,尤其是中国的特殊心态。网点满足了便宜的需求,现在网络的搜索工具非常发达,可以非常便利地进行价格比较。另外,网店满足了对确定图书的需求,某一本书比较火,我可以到网上去买,是对确定图书的购买。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觉得各自的书店承载着对各自读者群的满足。在这一点来讲,刚才分析了贝塔斯曼的后台支撑模式有问题。我不知道它内部怎么判定的,我们看不到它内部的数据。从我观察,它主体的读书友会的群体是年轻人。贝塔斯曼十几年前进入中国,那时书友会的模式可以满足他们。比如说便宜,书友会以比较低的价格采购,再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卖给书友会的成员。第二个就是身份感,我本身是书友会成员,可以获得目录进行很便利的选择。十几年前的书店是不能满足这几点的。所以当时一冒出来发展得很好,确实满足了这些需求。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但是当网店出来以后就不是那样了,因为网店比你还要便宜,我不需要入户的门槛,也可以足不出户的进行选择。过去的书友会还要去邮局寄钱,现在网店是货到付款服务或者银行服务,从便利的角度来讲失去了优势,价格上又差不多。还有一点是读者需求,十年前跟现在有一个极大不同,社会观念分化以后大家需求、观念很多都碎片化了。如果它的品种相对单一,那就没有办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所以从这几点来讲,它的运营不管是书友会还是网站、门店的运营都同样面临着对这群目标市场消费者有没有变化。我觉得任何一个形态的书店或者任何一个形态的企业,如果不去尊重消费者的消费形态的变化是不行的。因为它的目标太大了,所以引起我们这么大的关注,因为毕竟是全球第三大跨领域的传媒集团,中国的贝塔斯曼在直营的集团里占的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目标大引起了我们各界的关注。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国内现有的连锁运营店应该和贝塔斯曼是一样的,他们的租金压力也是有的。这些方面应该怎么做呢?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这个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经营风险很高。新华书店有一个和供应商很好的关系,还有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名店,实体书店房租的成本比较低,或者是自有的房产。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历史遗留下来的资产。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伟大领袖毛主席留下来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做连锁经营还是要考虑相应的经营半径,包括配置体系和物流的成本。比如,现在要做一个全国性的不太现实,中国的地域跟欧洲、日本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连锁经营,才可以辐射到位。现在各省的新华书店和区域做一个相对的连锁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总体来看,包括外资也好,其他行业也好,意外资金,意外资本也有很多进入到图书发行行业,从目前来看能够做成功的很少。一方面是硬件实力,当然要有资金保证,对行业的深入了解或者深入研究的人才体系也不健全,真正能够支撑起图书这种体系做大规模的连锁还是相对比较难的。所以,现在很多资金还是持观望的态度。现在好多新华书店系统在转制、重组,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国家也是给了一些政策的支持。包括原有的新华书店从以前的房产的资本积累,包括他们做发行的资金积累都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包括他们从业的经验都还是有的。所以他们做起来相对于外资和相对于意外资金更有优势。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可以介绍一点民营经营情况。确实像李先生讲的,目前的书店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基本主体类似于这种大众图书或者是一般零售图书,主体上是本省内来做。在各省除了新华书店作为一个原有的很完善的体系之外,一、二十年的发展相对比较有规模,做得不错的民营连锁体系。他们的主体的排列范围基本上都是在本省,包括物流配送,管理覆盖,文化的习惯,人脉对于地区的熟悉等等各种原因。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相对也已经开始有一些跨出本省区域发展,其中有家书店叫光合作用。北京已经开了差不多十家门店,最早是从厦门发展起来的。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全国。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沃尔玛做物流配送,所以在全国建立了几大区的配送中心。而且它开门店相对来讲有一个做法不像贝塔斯曼把几家门店散落在十几个城市,这是难以运营的。它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做。在北京做几家以后再去其他城市,这个模式相对来讲对于人才和配送包括选址等等是有便利的,避免了运输上的问题。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猜测可能是这些城市对原来的书友会的会员数量比较好,另外也想就近配送。我发现它的网站是十几个城市的配送上门服务,是不是依托于书友会门店我不太清楚,但是他可能有这个考虑。这家店相对来讲也有一点跟贝塔斯曼的模式有类似。我最早开门店在1995年,1998年起做一点像书友会或者读者俱乐部的会员制的模式。1999年做网络销售,我有一个门店、书友会、网店三位一体的模式。我的一些体会就是这种跨地区的门店布局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在几大区做。在西北西安、西南的成都、上海、广州、长沙。这也是为什么当当和卓越要在上海、广州都建设配送中心的原因,配送的问题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第二,所有的体系核心不是说内部怎么运营方便,而是你的会员或者顾客、读者希望以哪一种方式服务于他,你要研究他的需求。比如,同样是广州的客户,习惯于用网络购书。那么,你就对他用这种方式,他习惯于电话目录销售你也别劝他来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习惯,但是需求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把这几点分开,服务、会员制或者网店、实体店面,你只为他提供便利服务。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现在大家都说贝塔斯曼内部之间的协同性没有弄好。我原来是小企业,所以协作关系做得不错,从来没有人把我为他的服务的平台做区分,只不过他选取他最便利的接受服务的方式和信息接受的方式而已。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我觉得贝塔斯曼整体框架的结构设计还是比较到位的,包括三位一体、网店、书友会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运作当中结构性和侧重性把握不是很好。侧重性应该怎么样把网络或者会员的基础工作做好,在区域范围内重新选址,网点的布局这方面结构性和侧重性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导致了现在经营上的一种困境。我觉得业务模式为读者服务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有一些问题,像徐总这样相对来说比较专,协调性比较强,才可以维持长期的发展。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有一点目前对它的分析我也比较赞同,水土不服或者对中国的市场不是很了解。比如你会发现它在法国主体是以门店为主,在美国以俱乐部,主体是以书友会的方式,在美国的网店也没有发展起来。这里面有对当地文化,当地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对它来讲也许有试探。毕竟中国市场在它整体份额中占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也不排除先拿一点钱试一下,看看哪个可以成功,不排除这个状态。中国市场对任何一个跨国企业都不是可以忽视的市场,现在是研究阶段。现在看来它的门店失败,也许是一种试水或者是试探研究也有可能。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一下子铺开那么大也有可能有那些原因,并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研究透了以后以一种特别好的方式切入进来,但是目前来看没有特别清晰的思路。网络起码有两大家,第二军营有几家都做得不错。零售门店确实很艰难,出于文化情结和商业考量的结合还是在做,做的还可以,生存起码问题不大。所以,未来正在发展期。我觉得贝塔斯曼关门店上升到某一类书店不行,或者是某一个模式不行,这样的话我们会很伤心。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现在有人很伤心,有一种言论说这是夕阳产业的一种典型表现。我觉得不是,毕竟还有一些很好的发展。比如刚才说的黄育海借鉴了很多贝塔斯曼的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发展得很好。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这样更踏实,更坚固。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给经营商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的方法。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更愿意把贝塔斯曼看作是一个个体,是它自身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为毕竟在几百亿里面百分之一都占不到,才一亿左右的销售,一亿左右相对于300亿来讲毕竟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比例。关键是名头太大了。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当初我们对它的期望值也比较高,第一家外资,而且是这么大的品牌。大家期望他能够给整个传统书业的业务模式带来推动力,或者是给整个发行业带来一些生机,当时我们对他的期望值还有一些。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它的这种战略转移,原来有人分析大面铺网点是在进军国内的出版发行市场,是在我们入市之后更深入的在出版行业探索。原来的一些门槛消除之后,可以像国内大的出版商一样进军出版市场,像新华书店那样做发行。按原来的承诺是要一点一点地放开,这次它全面的收缩甚至是关闭门店对于放开这种程度感到有一种失败感。他进入出版市场的脚步也在放慢,或者是要退出。我想问一下,我们在加入WTO的时候对出版市场有什么承诺吗?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它进入的时候是书友会,还有跟国内是合资的,不是完全独资。我刚才理解你的意思实际上贝塔斯曼刚刚进入中国第一时间有抢占的性质,这一点目的达到了。它把它的品牌和影响力打造出来了,更多的人都知道了关注了。至于中间操作有一些失误导致了现在的状况。我觉得从贝塔斯曼的投资策略整体的战略来看,第一时间能够进入到中国市场,这对它来说意义很大。现在大家在谈论这只是贝塔斯曼全面退出中国书店的一个信号,贝塔斯曼大的集团来看整个大的策略可能会把这一部分放弃或者是出卖、出售。贝塔斯曼对中国市场、亚洲市场还是关注的,不管是出版发行业还是其他都是有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我还是相信书友会或者是其他的还可以保留,作为将来在国内其他业务开展的一个切入点和平台,至少前期在国内已经做了这么大的投入了。主体业务上没有得到发展,但是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我们原来的入关承诺这几年都有哪些放开,还有什么壁垒呢?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会议也谈到,下一步新的市场管理规定要出台,因为牵扯到入市的承诺还没有完全的兑现。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发行条例因为发行司制订新的条例的时候,我是进入被征求意见的成员之一。按照承诺来讲,现在的出版物市场条例,外资进入图书发行没有障碍。就是它既可以做合资,也可以做独资,既可以做零售,也可以做连锁店。只不过是他的注册门槛,注册资金进内资标准不太一样,但是是没有障碍的,这是从发行领域。出版领域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卖书是没有问题的,尽管它是走在WTO之前,现在的政策国家对于外资的承诺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说现在外资没有大笔进来我觉得更多是商业考量。我进来之后房子、人员、书价是否能够合理的运营,很多家在考量,外资进中国卖书已经没有障碍了。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从贝塔斯曼来讲,为什么现在想要出售手下的集团,占最大的一块是传媒和印刷,那些在中国目前是没有的,除了印刷以外。印刷好像建了一个很大的印刷项目。印刷没有政策障碍,传媒肯定不行。另外,从现在看,门店关闭以后网店机会小了,书友会模式我认为在中国看做什么样的服务。我这种专业是有书友会,特定的人群也有书友会。比如在美国针对某一类人群做零售销售,而中国的年轻人上网的人数非常高,要是针对他们做书友会要好好考虑。我觉得书友会本身要是很宽泛的年龄概念,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年龄概念是有问题的。对某一个特定人群的书友会是可以继续运营的,只不过运行的策略了方式要改一下。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包括附加值。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包括一直有人想为企业家,为高级经理人做书友会。比如你以行业人群为类型的也可以做,但是太宽泛的不行。不然的话你从品种上没有办法满足。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还有一种说法,它关闭门店也是因为盗版冲击。我知道这不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国内的盗版对发行行业有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确实没有一个确切的评估体系。盗版的影响肯定有,我从官方角度来说这方面不能太过于夸大影响。总体来看做书店,做主体市场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关键的因素不在与此,还有内部的管理、服务的水平和高低决定了经营的好与坏。包括你的定位,你是做大而全的书店,还是做小而专的书店,毕竟做盗版的还是一些非法的,非常规的书店,不占主流。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从氛围来讲有一个开卷图书研究所,有一个数字是各方相对比较认可的一个数字。检测除了中小学教材的教辅以外,走市场的图书基本上是在290亿、300亿左右,更细化的是288亿,这是走图书零售市场的数据。他们对盗版的估计是80亿左右,而且集中在一些畅销书。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中国的图书消费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不知道按照入市的条文总发是不是还有承诺?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好像没有承诺。现在总发跟批发的区别更多局限于中小学教材竞标的时候,现在全国各省中小学教材招投标,你进入了招投标必须要有总发的资格,这个也未必是外资关心的,所以我觉得外资,不能给国外一个印象就是很封闭。从图书零售来讲,外资进来不进来不是政策问题,更多是商业考虑。人员进来很贵,成本很高,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土面积上来研究,房价又很贵,房租又很贵。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盈利的空间很小,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可能要衡量时机。现在好多外资在观望,在研究我们的一些政策或者规律,我们确实是跟国外的情况出入很大。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如果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了,会不会突然一下子进来好多家。就现在来看,国内的销售商或者书商相对于国外来说能够承受得住吗?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现在对民营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大量的外资还没有完全进入,还没有完全的抢占这一块,而且你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和判断在以前的经营管理还是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总结了一些规律,所以作为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包括贝塔斯曼进来的这种信号,包括在中国这11年的过程,对中国这个行业的正面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它已经给中国的新华系统或者民营的书店的从业人员很多危机感,加紧了他们的调整和改革发展的节奏和心态,他们也知道如果再不去调整,再不去做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业务模式,或者是管理理念的改变,如果不及时调整的话不行。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包括像贝塔斯曼肯定有成熟的体系或者还有其他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也很成熟,资金实力不用说了,他们的管理体系也是很成熟的,包括信息平台。他们在这个时期还在观望,我们有这种危机感了,现在就是因为贝塔斯曼的进入,让我们很多的业内认识有了危机感了,这两年的发展相对来说已经提速了,一方面是政策的要求,大家在加速改革图书市场,很多的从业人员也确实是认识到了这种危机感。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包括现在国内政策的门槛、平等性,至少对民营也好,对外资也好,对国有企业也好平等性经公开、公正、公平以后可能对一些原有的自身认为有优势的企业造成强烈的危机感,利用原来的优势加快自身的发展,这样会有很大的促进。贝塔斯曼的进入对整个的书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觉得图书的商品形态跟其他商品特别不一样,它应该是本土文化的承载,中文文化体系和英文文化体系跟欧洲的文化体系是很不一样的。你从这种角度来看,比如日本汽车可以在美国卖得很好,但是图书跟这个不太一样。所以会发现各国的图书出版和零售业还是以本土的为主。从这个意义来讲,刚才谈的发展机遇,我觉得不用特别地惧怕外资,现在的问题是基于本土市场,扎根把这个做好。基于对消费者,对于你的目标消费群,对于市场各个方面的考量和控制做好,这是没有问题的。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另外从贝塔斯曼自身来讲,我倒是有一点担忧。按它自己官方显示,只是关闭门店。大家现在传的是贝塔斯曼怎么怎么着,而不是说贝塔斯曼的门店怎么怎么着。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供货商不敢给你供货,你的书友会的成员会纷纷退会,因为它不敢再跟你打交道了,你的网站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配送、网络结算、品种本来就已经没有优势了。除非下决心这几块都不要了,就是整个把图书零售在中国舍弃了,什么时候再找到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再来。如果还想运营书友会网店,现在如果公关不及时做,后面几乎没有可能。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可能我们这些人还多少能够去深入的了解一下情况,包括分析一下。但是更多的人包括读者是不了解这些情况的。我觉得贝塔斯曼的总部肯定也会考虑到,这是对贝塔斯曼整个品牌的负面的影响,而不是直接集团。我估计在中国对这一块还会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投入,因为整体的负面影响必须要消除。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尽管不是一个大行业,在中国来说几百亿不是一个大行业,是人们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求是永恒的,只不过形态和渠道会有变化。我觉得最关键的如果说在这个趋势下生存,如果从贝塔斯曼这个事情吸取经验和教训,我觉得还是要与时俱进,要研究顾客的想法。顾客的需求,生活形态,信息接受形态等一直是改变的,包括所有的出版和图书零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要研究顾客的消费形态的变化,与时俱进,这样才有比较好的发展。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像市场大鱼吃小鱼的经营机制,我们现在有没有几家实力比较雄厚,可以和大的机构抗衡的销售集团呢?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比较大的还是新华书店,过十亿的都是国有的,当当做半天也还是没有过十亿。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小的生存空间应该怎么去扩展呢?现在肯定是新华书店的补充形态,但是发展前景呢?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也不能叫补充形态,差不多有10万家零售书店,300亿里面占一半是没有问题。从国家公布的民营书店的数据是10万家,占一半的销售额也没有问题。不管是大、中、小,不管是连锁的还是不连锁的,我觉得最关键的是目标消费群是哪一群人?他喜欢或者愿意用哪一种方式打交道,你把这个研究透了就可以了。大不是目的,连锁也不是目的,你到底是满足哪一群人的什么需求。这跟超市和便利店是一样的,便利店的所有的商品都比超市要贵30%左右,便利店是满足便利的需求,超市是满足便宜的需求。网店起来了,又满足另外一种需求。刚刚公布的数字是16个城市的调查,有192亿网上的消费,第一是服装,第二类就是图书和音像,第三类是化妆品。所以说你还是要研究不同的消费群体的核心的消费目的和消费方式和习惯。小有小的活法,大有大的活法,中级的有中级的活法。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如果网店也有门店,比如像贝塔斯曼,小一点的门店会不会被挤垮的。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是有纯外资的,比如当当、卓越。卓越是被亚马逊收购的,百分之百的美国资金,李国庆从当当拿的资金绝大部分就是外国的资金。他们对中小的门店有很强的冲击力。如果想看外资的样本,当当、卓越两家就是。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他们已经占到了网店的绝大部分的份额?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也不是,可能占到一半,他们两个加起来十亿出头。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官方是4-5%左右。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您刚才说的民营书店10万家,网络书店能有多少家呢?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没有统计过,网络书店也很多,但是网络书店有很多的个人卖家你没有办法统计。很多是没有营业执照的,我没有进入所谓店的统计系列,有的个人一年卖几十万,上百万。现在淘宝上一大堆个人卖家的C2C,一个小书店一年卖几十万已经很好了。从这个意义来讲,全国十万家每年大家统计数字是,每年倒闭的有一些,同时又崛起了一大堆网络的小卖家。

李春凯(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部主任)这是大浪淘沙的完全洗牌的几年,过去是从代理商、书本商赊销一部分书过来开店,但是实际上这个跟开便利店不一样。图书只能是一次性消费。实际上对他的经营,对他选品的要求非常高,包括对周边人群的服务水准和质量有相当高的要求。门槛比较低,管理人员的层次或者是经营者的层次参差不齐。这两年不一样了,经营者的压力越来越大,包括刚才徐总说的房租,人员的开资,对他来说确实是很艰难。所以,你如果做选品做不好,做服务做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倒闭。这两年中小书店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如果在这个阶段确实有很好的管理模式、平台或者是整个的战略、策略都很有针对性,很切合中国实际,能够进来做的时候,我估计可能会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大的冲击和重新的调整。所以不是说这个产业没有机会做了,还是看你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个体行为,也愿意当做一个行业行为,如果把我们的行业看的很悲观,我们的业者不管是发行的还是出版的都没有办法生存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有很多的代表意义,还是要客观分析,同时也确实告诉读者图书行业不是那么暴利的行业,不要总说我们图书行业暴利,要是暴利的话我们不会这么艰难的。图书不是一个暴利行业这样的论调太少了,也希望借助你们多为我们宣传宣传。

徐智明(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是要影响大家的消费观念,图书的消费观念,要发展潜在的阅读人群。

主持人郑博超(检察日报社绿海副刊编辑)感谢两位专家的解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关于我们   社长致辞   联系我们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6,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