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丽娜(北京市八中团委书记):同学们,咱们利用今天中午的时间上一节特殊的法律课。我想在上法律课之前,我们一起先看一个短片,叫《青春防线》。我们先请我们《青春防线》的总编导张勇老师介绍一下这个片子。
张勇(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青春防线》总编导):同学们好!非常高兴来到八中,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青春防线》栏目的执行制片人,我叫张勇。今天来到八中,首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青春防线》是一个什么样的栏目。《青春防线》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面向全国推出的一档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普及青少年法律知识的电视专题栏目。这个栏目我们已经筹划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的几十位编导的足迹遍布到了全国的各个省,选取了很多关于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案件,我们把它们制作成专题片。
张勇(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青春防线》总编导):制作这么多专题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能够对青少年朋友以及老师和家长们起到一点警示的作用。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却一直很担心,我们给同学们做的节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看呢?在《青春防线》面向全国推出之前,我们来到八中和同学们进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我今天选择了一个片子,是我们北京房山区的一个案件,今天请大家看一看,一会儿同学们千万别客气,要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再把《青春防线》加以改进,争取做的越来越好。
正义网:播放短片
正义网:在短片播放期间,我们先对这个活动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此次主题座谈会,由北京市西城检察院配合最高检影视中心“青春防线”栏目组,会同西城区教委、北京市第八中学联合召开,座谈会的主题是“检察官进校园,共筑青春防线”。
正义网:最高检影视中心“青春防线”系列短片是最高检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作的电视教育片,为使“青春防线”系列短片更加贴近青少年,编导人员近距离的和师生进行看片座谈,听取青少年对检察机关法律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正义网:座谈会有最高检影视中心的总编导、总策划人、西城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西城教委领导、检察官法制副校长以及西城检察院未成年人办案组、北京八中的教师和学生参加。
正义网:同学们认真观看影片,并做了笔记。
主持人陆俊钊(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兼八中法制副校长):同学们,中午好,今天我们西城区检察院配合我们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青春防线》,会同北京市第八中学联合召开检察官进校园,筑“青春防线”座谈会,我是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也是我们北京八中的法制副校长。下面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参加我们会议的来宾,这位是《青春防线》栏目组的创意人李玲老师,李玲老师具有丰富的检察工作实践,我们刚刚观看的影片就是李玲老师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创作出来的作品。这位是《青春防线》栏目组的总编导张勇老师。北京市八中团委书记耿丽娜老师。参加我们座谈会的还有来自我们西城区检察院政治处、宣教处和未成年人办案组的检察官,为我们今天节目做直播的是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网的媒体老师,欢迎大家的到来。
主持人陆俊钊(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兼八中法制副校长):参加我们今天座谈会的同学们均来自我们北京市八中初中部的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下面请同学们就刚刚播放的影片谈谈自己的感受,就这个影片谈谈自己的想法,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学生代表:领导们好!我是初二一班的刘涵青,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片子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整个故事,而不是主持人说一大堆话,特别像采访,这样感觉不是那么的生动。第二,故事情节可以再紧凑一些。比如说中间他妈妈说让他改了好几次练的体育项目,这个可以概括一下说,而不用面面俱到,每一个都说的那么细,还都采访一下。这个题材离我们有一点远,孩子跟家长不和,像我们现在这样一般都是家长给孩子逼迫报一个课业班,而不是练这个项目,练那个项目,可以换一个和我们近的题材。还有这个主持人离我们有一点远,不是很亲切,她可以像大姐姐给我们讲故事那样说。后面的那些检察官给家长提的意见感觉这个片主要是给家长看的,是教育家长的,而不是给同学们看的。这个故事是一个倒叙的方法,这点还行,是不是情节有一点长,有一点脱轨。我就是这几点意见。
学生代表: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二十班的付尧尧同学。我觉得这个案件比较贴近学生,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争执也比较贴近学生。这部片子的角度比较多,有检察官和检察长的发言,也有孩子和母亲多方面的角度结合实际背景分析孩子做法的原由,这一点做的很不错。有几点缺点我想说一下,首先对李彦同学的判决有一些不太全面,有关于判决书这方面我们想了解给多。还有一方面可能是技术问题,想和影视中心的老师讨论一下,我认为李彦的脸部的马赛克不太模糊,容易让人对他有清晰的了解。还有对母亲,我认为应该加一些马赛克。以上就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学生代表:大家好,我是初二一班的宗冠仪,我觉得这个片子比以前有很多的进步,拍的非常的好,这个案例也是选择的比较合适。以前的片子,采访的人员自己的表现非常不自然,这次改进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点。那个母亲的态度不太真实,作为一个母亲,自己的孩子犯了抢劫罪,为什么她还能笑咪咪的说。那个儿子说话也有一点不自然的感觉,“唉”什么的,让人看起来不太严肃。一开始点评的那位人员已经说了很多次为这个案件感觉到非常痛心了,自己还微笑的说话,觉得一点都不痛心。我觉得这个应该演处理,不用采访,采访觉得很枯燥。我觉得奉劝家长没有用,你要给孩子解决方案,这是给孩子看的,如果是一个亲子片的话给家长建议还是不错的。给孩子不要用常规的方法,用一个比较实际可行的。比如说让孩子跟家长交流,我们都知道要交流,交流的话家长有可能听不进去,或者是有一些更特殊的方法提供给我们,这样会更好。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谢谢。
学生代表:我是初二一班的曹雨琦。在这儿,我觉得首先这个案件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这个案件本身是针对家长,希望我们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也非常符合现在的这个社会。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家长也希望我们将来能够考上好大学,有一份好的工作,能让自己幸福的生活。这个影片的着眼点是很好的,但是我也想说一个问题,就是最后很多话都是奉劝家长的,他中间可以加一个环节,由一个心理老师给我们学生一些建议,这个案件是由于学生心里的一些压力,因为排解不出来才导致了这个案件。如果有心理老师告诉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和家长沟通,和家长沟通比较困难,通过怎么样的方式,不管是以学校的心理老师,学校的朋友,还是从社会上得到一些帮助,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心里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发展,这样的话这部影片对我们来说是更有意义的。
李玲(《青春防线》创意人):因为时间特别短,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你们更希望看什么样的片子?
学生代表:我是初二二班的李若涵。我觉得最开始的案情回放那一段不是特别清楚的,一个图片一个图片的贯穿,要不是有叙述的话别人看了也不是特别的明白。我觉得要不就是整个都是一个片,或者是一开始案情回访不要那样子的,因为看上去不是特别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觉得时间可以稍微的缩短一些,一般的学生的空余时间不是特别多,法条可以更详细一些,这样的话对于学生学习这些法条也比较有帮助。提的那些建议应该更多一些,更有操作性,也更有建设性,到最后的时候也把那些建议稍微的总结一下,这样的话比较容易记住。
耿丽娜(北京市八中团委书记):你们给老师们提一些建议,希望看到一些什么样的影片?
学生代表:我是初一十班的巩诗君。十七岁与我们的年龄差异比较大,应该在选材上作出调整。检察官的发言感觉比较长,几句话概括就可以了,再让多一些群众对这个事情作出评价也会很好的。还有一个方面是关于案情的,如用砖头砸人的场景,如果不清晰就不用播放了,这个图象应该是清晰的,,不清晰的画面放了软而会给大家造成误解。对人物的了解应该更加的透彻,如,为什么李彦会带着他的朋友作案,而他的朋友又会抱有什么态度去犯罪?
学生代表:大家好,我是侯静轩。因为我们是在校学生,《青春防线》的这个栏目主要是给学生看的,学生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的,在学校里,在有一些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关于涉及到法律的案件,在初中阶段或者是在以后也是涉及到很多法律的学生,所以我觉得关于题材方面可以涉及到在学校内发生的题材。比如说听到我们政治老师说有一个案件在学校内有一些东西的遗失,班主任、班干部对同学进行搜查,我觉得可以就这方面给学生一些建议。
学生代表:我是初二四班的周洲,我觉得这个片子找的事件非常好,一般是警察抓小偷,没有警察被别人抢劫的,这种题材非常吸引人。题材一般是这些年来比较新的一些案件或者是事情,而不要太多老旧,老的案件一般老是被重复,学生就不愿意看了。
学生代表:各位老师好,我是初二一班的甘达华。我认为可以少留一点主持人的内容,让人看了觉得很无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配乐,主持人的风格针对案件而定,可以多向其他电视台学习,如“法制进行时”、“健康之路”。另外,不要总是拍事后发生一些事情,可以少一些采访,多再现一下案发的场景,抓住同学的心。这个片子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的,怎么教育起家长了呢?我认为在拍片子的时候应该多向同学们和老师们请教,看看哪些案件更吸引人。还有可以找一些贴近课本和贴近生活的案件。还有就是细节很重要,抓住感动瞬间。
学生代表:我是初一四班的徐文艺。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是在两个地方完成的,一个是在学校,一个是在家庭,刚才说了在马路上实行抢劫还是比较远。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校园里的法律案件,我认为还有一种是家庭里的,和家长沟通中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也是应该增加的选择。
学生代表:我是初二一班的于未然,我觉得我们这个节目叫《青春防线》,肯定是跟青春期有关系的,青春期我们遇到的两大问题就是逆反心理和男女交往问题,我觉得应该靠近这两个方面。这个片子中间不光是李彦同学的青春期逆反的心里,还有家长的苛刻的要求,我觉得应该在片子的题材上有所改进。
学生代表:老师好,我是初二四班的杨悦。我觉得这个法律条款有一个地方比较矛盾,263条上说抢劫应该处三年及以上的有期徒刑,可是最终检察官说了给这个李彦判决的是两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让人觉得很困惑。还有一个就李彦他妈妈说的话很罗嗦,老是按照我的意愿来说,我觉得这个可以剪辑一下。还有音乐选的我们八中的校歌,我觉得这个非常新颖。
学生代表:我是初二四班的武玥,这个栏目叫《青春防线》,刚开始是说男孩触犯了法律,我以为是青春期少年对于法律认识不够的问题,后来讲的是比较多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因为父母对孩子不理解,还有孩子很压抑,却没有说出来,最后走上了触犯法律的道路。作为这个片子的中心,有一些中心比较多,最后表达出来给人理解的就是当初想的是和法律有关,后来是代沟的问题,我觉得对这个片子里面的中心理解的不够透彻。一个片子里面讲一个中心就够了。还有这个孩子的母亲对他的要求,这个孩子不理解,很压抑,很难受,我觉得怎么样对于自己的心中愤怒不满,怎么样发泄,可以请心理老师,让我们更健康的学习生活,这样就很好了。
主持人陆俊钊(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兼八中法制副校长):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请没有发言的同学将你们的意见以书面的形式交给耿老师。我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很有感触,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耿老师找到我,我专门就法律问题给大家做一个解答。下面请耿老师就这部片子谈一谈。
耿丽娜(北京市八中团委书记):我觉得这部片子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给同学看的,你要先想好了你的观众是谁。第二个是时间太长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学校或者是同学们看电视,特别是八中的这些孩子们真的是有选择性的看节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时间长,特别是内容不紧凑,孩子们就会厌倦了。这一点请我们的编导再看一看。
耿丽娜(北京市八中团委书记):针对这部片子来讲确实是离我们的学生比较远,我是这样想的,每个地方肯定有很多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特点有很多不同的题材,这部片子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所以我想能不能选择贴近学生的。你看比如说我们学生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小学、初中、高中,只有在初二的第二学期专门来学习法律知识,是我们政治课有一学期的。我们这么多年的调查中,学生对初二第二学期的课非常感兴趣,因为涉及到了很多的案件和法律知识。从刚才学生们的话中你们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一些法律知识特别感兴趣,但是我们老师有很多是给不了他们的,因为我们不是法律系毕业的。包括刚才我也有异议,本来说三年以上,为什么就判两年了呢?关于法律上的一些条文或者是专用名词可以给孩子们补充一些,这是我们学生的法律第二课堂,学生们更想知道。另外一个刚才学生说了,我们初二法律中学到的隐私权,未成年保护,学校保护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家庭保护,家长有哪些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这里面也有,就是学生知道我到哪儿去投诉,我怎么维权,有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同学们都想知道,他们也愿意像成人一样去做一些维权的事情。这些方面可以多拍一些,更针对学生,我也建议有时候老师们看看我们初二的法律方面的教材,有一些内容还挺好的,学生们很喜欢,可以作为参考。
耿丽娜(北京市八中团委书记):今天我特别感谢我们最高检察院的影视中心还有正义网,包括我们西城区检察院能选择八中这所学校开展这样一堂特别生动的法律课,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我特别希望有机会我们最高检察院还有西城区的检察官们能够再次走进八中,谢谢大家。
主持人陆俊钊(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兼八中法制副校长):下面请我们的邱江华检察官从一个检察官的角度谈谈感受。
邱江华(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未成年人犯法办案组检察官):我是一名兼职的法制副校长,也是主要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平时经常接触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所以刚才看了那个片子深有感触。这个片子把一些图片和我们经常办理的一些案例通过比较好的形式进行宣传,确实把我们检察机关的一些案件资源充分的利用,我觉得这个形式特别的好。
邱江华(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未成年人犯法办案组检察官):我们西城区检察院经常办理很多类似刚才片子当中出现的案例,我们的栏目如果需要素材的话,我们西城区检察院也愿意提供。刚才有一些同学提的建议特别好,比如说有一个问题就是片子当中都是一些家长还有嫌疑人在那边说,都是采访,可以不可以制作中央台法制案例的形式,通过一些人进行演艺,那样大家就会比较爱看了,增加生动和形象性。
邱江华(北京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未成年人犯法办案组检察官):我认为专家、学者的意见发表的确实有一点多,家长和嫌疑人教化的效果,通过他们的嘴把青春防线预防的效果展现出来。比如说家长说通过很多事件,我确实是了解到了以后对孩子不能进行这么压抑的教化,要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疏导,尽量的避免他再次犯罪。作为嫌疑人来讲,他受到了什么教育。通过他们的嘴说出来的比专家说出来的要更有教育意义。
主持人陆俊钊(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兼八中法制副校长):最后我们有请李玲老师就这个案子谈谈感想。
李玲(《青春防线》创意人):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同学们对这个内容、题材、形式甚至到表现手法都给了我们很好的意见,这对我们今后提高这个片子的质量起到非常非常好的帮助作用。在这里我想借这个时间透露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制作这个片子的初衷。我是一位从事29年工作的老检察官,在十几年前曾经办了一个14岁的抢劫犯的案件,当这个14岁的孩子交代完他的犯罪事实以后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阿姨我都说完了,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了。我不知道在座的孩子是不是知道已满14岁的未成年人只要犯了抢劫等重罪都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我说你为什么这么想?他说我才14岁,我说完了是不是就没事儿了。我当时就想,如果我们早一点做出这样的片子,把这样的真实案例告诉孩子,也许就会阻止一个犯罪,他会知道这样的行为是犯罪,他会懂得去遵纪守法。
李玲(《青春防线》创意人):我也是一位母亲,作为任何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才,有出息,对祖国有用。至少不能让孩子进监狱,当他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哭的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们确实非常的痛心,于是有了这么一个愿望,我们希望可以拍一些片子,但是当时讲最好是真实的,孩子们觉得你们要是演的话有一些假,最好是一些真实的案例,最好有一些法律的点,让我们从生动形象的题材里面学到法律知识,可以懂得遵纪守法,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是我们的初衷。
李玲(《青春防线》创意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摸索。我们这个片子最后的受众还是我们的学生,当然有一部分要给家长和学校的,所以很想听到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90后,听了你们的讲话,我真的很欣慰,我觉得你们都很有思想,而且你们的境界也很高,大大超越了我们当年。这对我们也是非常强烈的挑战,所以我们想回去以后要好好的研究,把这个片子做得更好。
李玲(《青春防线》创意人):少年强,国家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寄你们的身上,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我们国家更加兴旺发达,为我们孩子健康成长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陆俊钊(西城区检察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兼八中法制副校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座谈会就到这里,感谢西城区教委以及我们北京市八中的师生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我们也衷心的希望、祝福我们《青春防线》栏目组今后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