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首页 > 嘉宾访谈
湖南省政法委书记李江谈如何化解社会矛盾
直播时间:2011-3-7 14:00:00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两会期间,正义网与腾讯网、法治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推出“2011年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节目”,就公众关注的话题与代表委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3月7日下午2点,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政法委书记李江将接受正义网独家专访,谈他对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政法队伍建设等问题的见解。敬请关注!

访谈嘉宾: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江

访谈现场

主持人:检察日报社副总编辑赵信

李江在访谈现场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正义网和腾讯网、法治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推出的2011年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江先生做客访谈。请李书记给网友打个招呼。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赵信,检察日报社副总编辑。

主持人有人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但矛盾越来越多。对当下社会矛盾的这个“点”,您有什么样的理解?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这恐怕不是一个点,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去看。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一是我国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很多欧美发达国家走完工业化、城市化这段历程用了两三百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我们在短短几十年就走了欧美国家两三百年的历史。所以,人家几百年的矛盾,我们集中在几十年中间凸显出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二是我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法治建设相对滞后。每个系统正常运转都有一套社会规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法律要制定。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元月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个体系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紧接着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工作量更大。所以,我认为法治建设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来讲相对滞后。包括道德建设,建立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传统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改革开放以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按理说应该有新的东西代替,那就是现代公民意识。但公民意识建设也有一个过程,所以现在很多人说,全社会都很浮躁。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三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现代传媒非常发达,这肯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工具的出现,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透视得更加清楚,也容易传播一些虚假信息,个别现象和个别案件的炒作极容易在社会群体中造成误导。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四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工作有一些失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规模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犯过这样和那样的错误,改革开放以后这30多年来,我们取得成绩过程当中,我们主要犯的错误用今天的话说是没有完全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做事,包括一些地方、部门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犯了一些错误。我认为主要是这些方面的原因。

主持人比如,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现在老百姓对分配不公问题不满,改革开放要搞市场经济,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已经落后了,怎么尽快赶上去,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对可能带来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不是没有看到,是没有像今天看得那么透,矛盾也没有这么明显。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您怎么看?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对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现在全世界都在说中国模式,我们自己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应该怎么改?我们有我们的改法,我们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先解决发展生产力问题,这条道路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跟进,很多社会矛盾也难以消除。尤其是我刚才讲的几点中间的最后一点,就是我们自身工作的失误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失误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我很赞成最近《环球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他专门讲了中国模式。什么叫做中国模式?他说他理解的中国模式有三个层面:一是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的最根本的东西,中国还是中国,中国不是外国,中国有几千年自己的传统文化,现代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种中国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背景。二是具体制度,我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三是具体的工作措施。不能因第三个层面的问题而否定第一、第二个层面。这不是他的原话,只是这样的意思。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我个人认为,现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我们的国体政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一府两院,这符合中国国情。西方总有一些人说,中国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搞多党竞争、议会民主、三权分立。我的观点是民主和法治是世界各个国家都绕不过去的课题,但是民主和法治的形式应该从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和探索。人类社会应该说现在还处在一个幼年时期,为什么西方走过的道路就是世界上唯一的道路呢?为什么只有模仿西方的政治体制才能够解决问题呢?恐怕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从鸦片战争以后,探索了几十年、上百年,从1840年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后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从历史看的第一个原因。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第二,从现实来看,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个事实是最好的回答。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我的意思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建立一种能对权力进行全面监督与制衡的体制,使我们的执政党、政府和各级官员都在宪法、法律框架下工作。当下,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数量比较大,当然每个个案都可以找出具体原因,但从体制上看,为什么那些官员能够轻易得手?包括干部的遴选和监督,怎么选拔官员和监督员?官员出了问题怎么问责?怎么罢免?这一系列问题还要探索。我觉得重要的可能是两个点:一是民主,如何发挥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二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公开的事情都要公开,比如说温总理的报告中说到,财政的钱是怎么花的,都要向社会公开。我举一个小例子,我在省公安厅,为了解决招待花费的问题,制定了一条规定,每个月公布一次接待费用。从2009年开始实行,连续两年每年费用下降百分之三十以上。
总之,我的观点是,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主持人社会管理创新是全党、全社会都要学习、都要去做的事情。对政法机关来讲,突出的作用和特色在哪方面?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社会管理创新确实是全党全社会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部门都有责任。但政法机关承担着比其他部门更重要的责任。

主持人这个“更”字怎么讲?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这是由部门功能决定的。其他的部门都是管理某一个方面,比如教育就管教育,文化就管文化,卫生就管卫生。而政法部门管户籍、管人口、管社会秩序、管矛盾化解、定纷止争,并且是社会裁判最后的一道关口。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在社会管理方面,政法机关现在面临许多新情况,突出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一是流动人口管理的问题。现在全国流动人口大体有两亿多人,这一点是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的,这是一个新课题。二是特殊人群问题。比如,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到社会上以后怎么能够不重新犯罪?还有吸毒引发的犯罪、艾滋病携带者等问题。三是虚拟社会问题。网络上的诈骗、赌博、卖淫等问题,都是我们过去管理中没有遇到的。四是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政府过去管的太多,应该从很多领域退出来,这样,在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就有非政府组织。少数的非政府组织的不规范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关于社会管理创新,湖南有一些做法。比如说对刑释人员,湖南省成立了一个星城监狱。能够进入星城监狱的,是那些刑期不到一年的犯人,为了使他们回归社会后有一技之长比较好找到工作,专门对他们进行培训,开设了17个专业,修电视机、电脑,烹调,缝纫等等。还有我们创办了工读学校,对“问题青少年”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学习。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也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值得我们以后认真研究解决。

主持人听说您要提一个关于身份证管理的议案?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我正在准备。总的想法是,要充分发挥身份证管理社会作用。我们要强化身份证的服务功能,不能仅仅是“管”,要让身份证成为公民生活中的“一卡通”,在社会服务上发挥重要作用。身份证只有人“用”起来,才能把人“管”起来。从技术层面上看,要在身份证里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就是要输入指纹信息,指纹是唯一的;再一个就是虹膜,就是人的瞳孔信息。将这些信息输入到身份证里面去,就能有效地防止伪造身份证,从而强化社会管理的有效性。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犯罪嫌疑人拿了假身份入住酒店,我们现在可能发现不了,但如果一验证指纹,他马上就会露馅,因为指纹是唯一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美国叫做“社会安全卡”,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号,从出生就办这个号。

主持人讲到社会管理创新,就必须联系到政法队伍管理。您长期在政法战线工作,对抓队伍建设,您有怎样的体会?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政法机关队伍建设,首先有一个外部环境问题。我们要把政法机关队伍建设融入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大环境中去抓,这样才能抓根本、抓长久、抓实在。从内部来讲呢,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育。你要首先做一个合格公民,再就是要有政法干警的职业道德,最后要讲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第二,制度。在制度的设计上,对制度约束的对象,不能假设他是君子、“天使”,而要假设他是一个小人、“无赖”,制度就是让小人不能得逞。第三,问责。我们现在不是少规矩,而是对破坏了规矩的人,问责不严、惩处不力。抓队伍最大的问题是,看你能不能动真的!设了高压线,必须要带电。

主持人我可以从人品上相信一个人,但是从制度上我要防范这个人可能会犯规。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对,我们一定要把制度建设搞得非常严明。管人、管事、管财,任何环节都要严明的制度。制度越细越好,越规范越好。比如说湖南省公安机关借鉴了香港警察通则和国外警方的规定,搞了正规化指南,编了四本书。第一本下发给省公安厅机关里各个部门,第二本下发给市公安局,第三本下发到县公安局,第四本下发给派出所。比如说派出所抓了犯罪嫌疑人,进了派出所应该进入讯问室,必须要有两个民警同时在,进去以后第一道程序是什么,第二道程序是什么,规定得很规范。加上现在我们有了信息化手段,网络很发达,一直到派出所都是联网的,而且每个民警都有一台电脑,我们设计了软件,叫做执法办案系统,所有的案件必须在网上流转。这个案子你接手以后,无法无故撤销,办案过程网上一目了然。也就是说,用科技手段强化制度建设。

主持人感谢李书记百忙之中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访谈,这是一场让人受益匪浅的头脑风暴。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收看!

李江(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法委书记)谢谢!

关于我们   社长致辞   联系我们
正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1998-2006,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