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赵作海夫妇做客正义网直播间,向广大网友讲述赵作海出狱之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正义网:嘉宾们已经来到直播间,访谈即将开始。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今天我们先围绕65万赔偿金开始谈谈吧,赵作海你拿到65万元赔偿金后,遭遇了婚姻、亲情的考验,有了钱,出了名,亲戚朋友却都翻了脸。作为当事人我们想请你谈谈感受。
赵作海:自从65万元的赔偿款到手之后,亲戚们你也想借一点,他也想借一点。但我不能往外借,我坐了11年牢,受了那么多委屈,我得吃、我得喝、我得玩。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这65万有借出去的钱吗?
赵作海:没有。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有哪些人企图向你借过钱?
赵作海:我妹夫,他借钱想还银行贷款,我没有借。还有一个叔问我要5万,他为我出狱张罗了很多事。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为什么要5万呢?
赵作海:他说他要盖房子。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要了就不打算还?
赵作海: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现在关系怎么样?
赵作海:关系不行,彻底翻脸了。我们书记都跟我说,不要乱借给人钱。我不借,他就说要打我。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他真要打你吗?
赵作海:他真的要打我,我跟书记说过这事。书记说,他打了你我就逮他,不借。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最后你好像给了你妹夫一些钱?
赵作海:那时我在监狱里时,我妹夫来看过我两回。因为他有病,我给了他五千块钱住院治病。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在监狱待了11年,这11年中有谁去看过你?
赵作海:我妹夫、姐姐,还有我二儿子和大儿子都去看过我。妹夫去了两回,我亲姐姐去了有三四趟,两个儿子去了两趟。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听说你大儿子不愿意去看你,说你是杀人犯,但是后来也去了。
赵作海:是的,他跟他姑姑说,我爸是杀人犯,我不去,但是后来在他姑的劝说下,他也来看我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还听说,你有一个儿子在你的存折上偷偷取了钱,是哪个儿子?
赵作海:是我大儿子,取走了14万。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怎么从你存折上取走了钱呢?
赵作海:我存折放家里时被他拿去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去年采访你的时候,我说老赵,你别管那么多,你把65万攥紧点,但还是没有攥紧。
赵作海:他知道了我的存折密码。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他怎么知道你存折放哪的?
赵作海:我从监狱出来时候带着一个箱,我就把存折放在箱子里,还上了锁,他偷偷弄开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大儿子拿走14万也没有还?
赵作海:没有,我跟他说过,这钱是你爸爸用命换来的。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村里还有人向你开口借过钱吗?
赵作海:没有别人了,都是亲属。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听说就是因为这点钱,亲戚,包括你家里的孩子都对你不太好?
赵作海:对,不太好,都是为了这点钱。我说我身体也不太好,年纪也大了,我种地也不行,花钱也不太方便。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还是围绕这65万来说,从65万赔给你的那一天到现在,花了多少,还剩多少钱?
赵作海:还剩20多万。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那就40万没有了。这40万你是怎么花的?
赵作海:大儿子弄走了14万,他娶亲又花了8万多,还有彩礼钱。还给他买了一个三轮摩托,修偏房又花了一万多。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当时国家赔偿的同时,你不是盖了一套二层小楼吗,给谁了?
赵作海:给大儿子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还有个亲戚问你借了20万。
赵作海:这事,李素兰比我更清楚。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大姐,剩下的钱做什么了?
李素兰:做生意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也就是说钱还能够回来?
李素兰: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具体做了什么生意?
李素兰:西北开发。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在这个事情出来之前,在搞大开发,我看网上的报道说这就是一种传销。
李素兰:不是。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做这个生意是谁介绍的?
李素兰:朋友。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也是河南的朋友?
李素兰: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投了多少钱?
李素兰:投了13万多。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是一次投入13万还是分几次投入的?
李素兰:分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等于是你跟老赵合伙投的?
李素兰: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是按人头投入吗?
李素兰: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一人多少钱?
李素兰:一人三万。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感觉这个钱将来还能够回来吗?这些钱到目前回来了多少钱?
李素兰:回来6万多了。那些说这是传销的人,都居心不良,想把赵作海和我的名声搞臭。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是否是最早报道你们深陷传销的那位?
李素兰:对。这个生意是赵作海叔去广西考察后,我们才做的。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这叔借钱没有借到,到最后还一起做了生意。赵作海你当时还不如借五万给他。
李素兰:他们设计好了圈套,然后让赵作海顶名,说来说去还是把赵作海绕进去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传销也好,做生意也好,现在我个人希望是做生意,我希望你们的钱能够回来。因为这毕竟是老赵用11年的蒙冤大狱换来的养老钱,不管怎么着,你们是受害人,我们往好处想。我去采访老赵时你们还不认识,大约我回了两个月后听说,你们成就了一段姻缘。在什么情况下你跟老赵走到了一块?说一段甜美的回忆。
李素兰:也没有什么好的回忆,说起来更伤心。(拿出一张照片)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这是你闺女吧?
李素兰:她被婆家虐待遗弃。她婆家把我女儿送到精神病院,我女儿被我接回家三天后就死了。我看到她的脸都有点触目惊心……(掉眼泪)。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那是怎么回事?
李素兰:我女儿有病,她婆婆就把她丈夫赶出去打工,就是为了不让儿子照顾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觉得她在她婆婆家被虐待了?
李素兰: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那还不如你把她接回去。
李素兰:我要接回去的时候她已经不会动了,下肢被截了,已经残废了,又治病,又缺钱,又打官司。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几个孩子?
李素兰:四个女儿,她是最小的。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都成家立业了?
李素兰:最小的女儿都有两个孩子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就是在替女儿鸣冤维权的情况下找到了老赵。那时候为什么想到找到老赵呢?
李素兰:我在郑州医院照顾女儿,我给他发了一个短信。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两个外孙呢?
李素兰:她公公婆婆把两个男孩接走了,把我女儿一个人丢在医院里。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把你闺女也不管了?
李素兰:对。回家也不治病,也不出钱,也不护理。我是为了救女儿的命,靠社会上的援助给孩子治病。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她在医院住不起了,然后我们就搬到了民政部办的医院。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是什么时候找的老赵?
李素兰:老赵是5月9号出狱,我女儿老公的案子是6月4号开庭,他判了一年,下了两次通缉令才把他从温州抓了回来,第一次是无罪释放,第二次又抓了一次。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以什么罪名把他抓回来的?
李素兰:律师认为他这种情况涉嫌虐待、家庭暴力、遗弃,他是种种原因都能够构成犯罪。他家里找人托关系他才被判了一年,最后我不服。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找到老赵之后,老赵是在新房子里吧?
李素兰:对,当时新房子的家具也都买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在那里待了几天?
李素兰:我头天下午四五点才到他那个地方,那是一个小村庄,晚上没有车了,就住在了他那儿,我说我女儿的苦,他说他蒙冤的苦。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最后有点同命相连。
李素兰:我有点同情他,他也同情我,他也看到我带一个孩子无家可归,为了孩子走遍全国,我是少数民族,河南的清真寺都去了,去求钱,为孩子弄点生活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跟老赵聊起来后有点同命相连,最后是谁提出来的呢?
李素兰:刚开始他有这份心,可是他又不敢说。当天晚上没有走成,最后话也说多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一说心就拉近了?
李素兰:我可怜他,他也同情我。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在他那里住了多少天?
李素兰:第二天早起就走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住了这一夜没有什么事?
李素兰:过了几天又回去了,因为当时他刚出来,他又没有什么文化,我拿的材料他也看不懂,也为我解决不了问题。我就把孩子的次次手术的照片都打印到一个帆布上,放在赵作海家里,因为有很多媒体都上他家去,就想放在那里让他帮我呼吁。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老赵参与了维权,你算是他维权的第一人。
李素兰:在我没有找到他之前,人家都找他维权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当时全国的记者都去了,政府也关注,因为这件事老赵成了名人。
李素兰:我孩子的事情也出了名,在网上也把这件事情呼吁出去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接下来通过这件事,老赵开始了他维权的道路,这件事我想让老赵说说,你怎么一开始就参与了维权?到现在为止,你接过哪些案子?在这些案子当中,你起到了什么作用?包括有几个人找你合伙搞案子,你是他们的名片还是他们拿着你当托?据我了解老赵从中也没有赚到什么钱,请你介绍介绍。
赵作海:一开始,我刚出监狱也不懂法律,一个姓李的人跟我说,你跟着我跑跑,锻炼一下就好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他是怎么找到你的?
赵作海:我一出狱他就去了,他第一次去因为记者很多,就没跟我说话。后来,他说,你在监狱里待了十几年,没有见过什么风景,也没有见过市面,维权可以全国到处跑。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听李某带着你出去,中华烟也抽上了。
赵作海:别人给我吸我能不吸吗?不过我没犯过别的错误,再犯错误就没有人救我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20天做了多少维权?
赵作海:维权的案子搞了不少,但是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具体的你也没有参与?
赵作海: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说白了就是拿着你老赵当托儿?
赵作海: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能办成和办不成的收了人家多少钱?
赵作海:这一点我不知道。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就是说你去了别人管你吃喝,哄你开心,其实人家收钱了。
赵作海:这些我不知道。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也就是说你去只是逛了逛,你参与维权他们给了你多少钱?
赵作海:跑了20多天给了490多块钱。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从出狱之后出了一个好事,就是有了一段姻缘,还出了三个风波:“传销风波”“维权风波”,中间还有一个“玉米风波”,说李素兰要把粮食盗卖,你具体说说是怎么回事?
李素兰:李某给了赵作海60块钱,然后让他回去,他家里什么都没有,然后我就去卖了玉米。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卖了多少钱呢?
李素兰:卖了三千块钱零一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三千块钱干了什么?
李素兰:存起来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老赵回来以后你花了多少?
李素兰:一点也没有花。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钱给赵作海了吗?
李素兰:没有,我给赵作海他不要。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这些钱当生活费了?
李素兰:他回来以后我不可能不让他吃,不让他喝呀。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其中有一个谣言是不攻自破了,说你卖点玉米钱就跑了,反正他也不知道。
李素兰:你说我这个人就值这点钱吗?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跟老赵今年才办理登记手续,什么时候办的?
李素兰:四月份。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结婚了吗?摆了酒席请了客吗?
李素兰:因为去年没有拿到结婚证,去年只是办了一个仪式。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是在你结了婚之后就出现了传销风波,然后把你们的喜事给搅和了?
李素兰:不是。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当时摆了几桌?
李素兰:当时记者去了,还有一些维权的朋友。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儿子和儿媳以及亲戚呢?
李素兰:大儿子和儿媳弄了14万钱,就没有再回来。
赵作海:亲戚去了几个。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妹夫去了吗?你叔叔去了吗?
李素兰:去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们现在结婚了。
李素兰:现在办了证。当时为什么没有办证,是因为他前妻还没有跟他办离婚手续。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围绕你结婚前后,因为你们一起生活也得买一些东西,老赵一共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
李素兰:让他自己说,给我买了什么。去年元旦节说要摆酒席,连一双袜子都没有给我买,结果我还穿的是一双烂袜子。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没有花他钱我也不相信。
李素兰:你问问他,生活费我搭进去多少?
赵作海:谁说没花一点。
李素兰:我跟你一起生活,难道你不让我吃,不让我喝吗?我现在身上穿的这件衣服是刚买的,188元,这是赵作海给我买的最贵的一件衣服。
赵作海:我去山东还花了五千,在一个商场给你买了一件大衣四百多。
李素兰:我不是图他的钱去的,就这种情况(拿着女儿照片)我是图他的钱去的吗?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们现在是心平气和聊天。有人说你跟着老赵就是为了图钱,其实我们也没有这种想法。
李素兰:当时我照顾一个残疾孩子,而且还无家可归,我就想找一个安心的地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也听明白了,关于维权一开始是跟着李某,后来是姓胡的律师。
李素兰:我不相信李某。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老赵,其实你参与维权到现在还不明白吧?
赵作海:不明白人也得去一下,我不认字,我去了也不知道。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在参与维权的过程当中,你现在是否对一些法律条文也明白一些?
赵作海:现在也明白一点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但是具体怎么维权,怎么弄,达到什么效果你还是不知道的?
赵作海:对,对法律确实也懂了一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我说句心里话,以后别参与这样的事了,在家里跟大姐稳稳当当做一点事。你们参与了维权,不仅得不到好处,而且还弄一身毛病。
李素兰:怎么不是呢,我早就劝他。我说你跟胡律师是怎么回事吧,去我家喊冤的太多,资料还多,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让你们帮忙维权的比较多是吗?
赵作海:对。他们带的资料我都用麻袋装,全国各地的都有。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专门上门拜访的也不少吧?
李素兰:去的有东北的、西北、深圳、广州的。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现在我们还得说钱的事,现在剩了20多万,这20多万我觉得要紧紧攥住了。以前我去采访你的时候就给你说了,你手上的钱要紧紧攥住了,这些都是养老的钱,再不攥紧就没有了,以后再找谁要?
李素兰:还有两个儿子没有结婚,钱没钱,房没房。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好多报纸报道过你在监狱里的情况,当时在监狱里当个小组长吧?
赵作海:不是组长。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点点名?
赵作海:不点名,我在监狱里就是向领导汇报,如果有谁吸烟和吃什么东西你可以向领导报告。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在监狱里有什么重活都不让你干,对你很尊重?
赵作海: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蹲了11年监狱,你如何看待11年的监狱生活?出来一年多了,看到和十几年前当时相比,时代有什么变化?是否有一些你不理解和跟不上形式的?谈一下你具体的感受。
赵作海:我进监狱的时候住瓦房的都很少,现在回来以后发现大家住的都是楼房了。刚出来时我觉得65万已经不少了,但是出来以后就觉得不够花,我进监狱前鸡蛋五分钱一个,现在五毛钱都买不到一个鸡蛋,现在知道钱不算钱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现在年龄也大了,你再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赵作海:我不大到处乱跑了,就在家里老实做个生意,把地种好。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这就是一个农民应有的方式,把日子过好,地种好,这样生活过的会很滋润。从监狱出来之后,65万元赔偿就像试金石一样,对你的生命、家庭是一次考验。从监狱出来以后你如何看待家庭、亲情、生命、人生和邻里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你还是有点感受。
赵作海:那是。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当时采访你时我问过你的几个朋友,说你当时在村里不受待见,问你就蹲了几年监狱,然后给你赔了那么多钱,对你有点不服。
赵作海:我回来以后跟人接触的很少,不轻易到处跑,在监狱待了那么长时间,跟别人打交道心眼斗不过人家,也赶不上人家。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下一个问题问大姐,你跟赵作海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素兰:现在关系踏实了,他不怕我跑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你也不会跑。
李素兰:他当时说的话不是人说的,结婚和离婚这是过家家吗?到我这个年纪,我的亲戚朋友都看不上赵作海,但是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关于维权我早就不让赵作海干了,得罪了这个人又会得罪那个人,所以我一直不同意他去维权。全国冤屈的多了,我们也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全国各地来维权的很多,把我们家当旅社又当饭店,吃的找我们吃,住的找我们住,好处没有,但是得罪了官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但是我觉得老赵学的还很快,当时我采访老赵的时候,那么多摄像机,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你都习惯性对每个摄像机停顿五秒,这通过培训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
赵作海:领导说了,如果是大摄像机大记者照的话你就让他照,如果是小机器照的话就不让照。大机器让照,小机器就不让照,这都是领导安排的。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维权也好,我听说你有一段时间之后你成名人之后好多地方请你做节目,沈阳好像请过吧?
赵作海: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沈阳是电视台请你做节目吧?
赵作海:对。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什么栏目?
李素兰:播客。
赵作海:还有上海的一个现场直播。
李素兰:上海两个台都给稿费了。有一次李某带赵作海去昆明,那笔稿费都被他吞了。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一个多小时,谈的最多的是老赵出狱后的生活和生活当中的具体细节,还有一些内心的感受。作为我个人来说,我的职业是一名记者,但是我更希望老赵跟李素兰大姐生活的好一些,内心非常安静地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现在赵振晌怎么样了?
赵作海:在家里。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跟他家离的也不远?
赵作海:不远。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现在碰上了说话吗?
赵作海:说话。
方圆杂志首席记者邰筐:最后祝愿老赵跟大姐把日子过好,谢谢你们做客正义网。
正义网:本次直播访谈由瞿丽飞负责文字速录工作,杨征负责摄影工作。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也感谢赵作海夫妇做客正义网,再见。 |